有多少官员用


  中纪委三次全会公报如同一面“镜子”,官员如常在“镜子”面前照一照,就能知道自己的灵魂还有多少属于党和人民,又该做哪些事情才对得起党的栽培,没有辜负人民厚望。

  照“镜子”,去思想尘垢,历代贤达如此,一日三省,养高尚品德,为官为民有境界,有追求,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。

  照“镜子”,找差距,现代为官理念讲究为人民服务,体察民情,关注民生,近日,四川巴中市委书记李仲彬的“向我开炮”,他是撩开了看清楚自己本来面目的一面镜子上面的那层纱。

  照“镜子”也是党的光荣传统。宋德福对照党章照过,对自己有了“尽职、尽责、尽心”的认识,有了党组织评价为“光明磊落,一身正气,坚持原则,刚正不阿”的认定,“我敢保证一点,我没有以权谋私”,一声“我尽力了,福建”,喊得人们泪眼滂沱。有评论发出感叹,有多少人敢说“我没有以权谋私”?

  邓平寿没有以权谋私。别人称他是公仆楷模,老百姓称他“泥脚书记”,不像官的官,一身布衣,一双胶鞋,一个黄布包就是邓平寿的生动写照。

  许许多多无名的先烈没有以权谋私。为了穷苦的劳动人民翻身得解放,不惜抛头颅、洒热血,用生命换取来了人民政权;现在,那些默默无闻,不为名不为利,工作在一线的无数人民公仆也是这样,他们照过镜子,认识了自己,甘做“一颗永不生锈螺丝钉”材料,党把他们钉在哪里,就在哪里,毫无怨言。八旬老人李朝宽是一个有59年党龄的当年地下党员,是渣滓洞革命烈士杨汉秀的地下通讯员,可他现在擦皮鞋交党费;有51年党龄的梁舜华老人的“忘不了、不能忘、无怨无悔”10个字,曾感动了胡总书记。

  中纪委三次全会公报就是一面“镜子”,照过后,就知道自己工作的精神面貌与中纪委三次全会要求还差多远。人们盼望公仆们时常去对照中纪委三次全会这面”镜子“,照照自己,鞠躬尽瘁为人民服务精神就会让你精神倍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