恒彦范在唐朝时历任监察御史、御史中丞、门下侍中等。狄仁杰十分赏识他,曾经对他说:“足下才识如是,必能自致远大。”
恒彦范冒着被罢官杀头的危险,先后十次上奏武则天,强烈要求对被酷吏周兴、来俊臣诬陷的人给予赦免,并积极配合御史中丞宋,弹劾奸佞大臣张昌宗。百姓见此,莫不欢叫相贺。
神龙元年(公元697年),恒彦范与张柬之等利用武则天生病的机会,控制了皇家左右羽林军,杀死了武则天的宠臣张昌宗、张易之兄弟,逼迫武则天退位,辅佐唐中宗即位,恢复了李家唐朝。恒彦范因有功,被赐勋上柱国,加封谯郡公,晋升为门下侍中。
唐中宗继位后,皇后韦氏干政,唐朝又面临着新的后宫乱政的严峻局面。针对这一情况,恒彦范上书进谏:“往昔,孔子论诗以《关睢》为始,指出‘后妃者人伦之本,理乱之端也’。现在,陛下每临朝听政,皇后必施帷幔坐于殿上,预闻政事。臣查阅了历朝的历史,帝王有与妇人谋及政者,莫不破国亡身。请陛下吸取历史教训,以社稷为重,以苍生为念,不要让皇后前往正殿干预国政。”
当时,有邪僧慧范,借佛教蛊惑后妃,出入后宫扰乱时政。恒彦范再次上书进谏说:“孔子曰:‘执左道以乱政者杀,假鬼神以危人者杀。’今慧范之罪当杀。如果不马上杀掉他,以后必生变乱。除恶务本,去邪勿疑,请陛下早作决断。”那时的唐王朝可谓邪恶当道,朝廷竟然授予方术人郑普思秘书监、叶净能国子祭酒。对此,恒彦范向唐中宗苦谏说:“陛下自继位以来,决心仿效贞观盛世治理国家。贞观时期,以魏征、虞世南、颜师古为秘书监,以孔颖达为国子祭酒。郑普思等方伎庸流,怎么能与前贤名流相比呢?臣恐天下议论陛下官不择才,滥以公职加于私爱。请陛下谨慎抉择。”然而昏庸的唐中宗听不进去。
后来,恒彦范果然被韦皇后与武三思等谋害致死,时年54岁。唐睿宗即位后,追复其官爵。唐玄宗又追赠其配享唐中宗庙庭。
恒彦范文采工正,然不甚喜观书,所志惟忠孝大略。作为御史,恒彦范凡所奏议,若逢人主诘责,则安辞定色,争之愈厉。
■名言链接:
“今既躬为大理,人命所悬,必不能顺旨诡辞,以求苟免。”
——此言出自《旧唐书》卷九十一《恒彦范传》,是恒彦范担任御史中丞、司刑少卿等司法官员时,经常对亲人说的一句话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:现在我既然是国家的司法官员,掌握着人命的生杀之权,一定不能一味地顺从旨意,违反法律诡辩,以求苟活。它使我们看到了古代御史以身献法的浩然正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