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房超”化身“船坊”,苏报小记者匠心打造“苏州蚬山船”

 来源:引力播   时间:2025-07-28 10:28:06


  2025年7月27日下午,苏州工业园区房产超市化身一座充满古韵与活力的“非遗造船工坊”,苏报小记者非遗夏令营之“船模制造”活动在这里举办。近40组亲子家庭在“苏州水乡木船制作技艺”第二代传承人徐斌斌的指导下,亲手制作一艘“苏州蚬山船”。

  徐斌斌的父亲徐海林有着“太平船王”的美誉。作为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“苏州水乡木船制作技艺”的代表性传承人,徐海林从1997年便开始着手船模制作,由他潜心雕琢的船模模样之真、技艺之精,尽显水乡船只的优雅别致。2023年,这项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。徐斌斌继承父亲的衣钵,作为舟船文化的青年传承者,正致力于传承发扬这门手艺。

  春秋战船、郑和宝船、汴河客船、漕船、山塘彩舫、蚬山船……课堂上,徐斌斌向孩子们介绍古代不同种类、功能的舟船,讲述我国造船文化的悠久历史。一双双好奇的眼睛仿佛在问,本次夏令营要制作的“苏州蚬山船”到底是什么来头呢?原来,古时阳澄湖畔有个村落盛产河蚬,渔民造木船捕蚬,捕捞上岸后,当地一些百姓以扒蚬出肉为生,蚬肉在市集售卖,蚬壳弃在湖边,久而久之堆积如山。一位长者见此情景,即兴起名“白蚬山”,村落因此得名蚬山村,捕蚬的木船就被称为“蚬山船”。

  了解“蚬山船”的由来后,小记者们迫不及待地动手打造独属于自己的“船模”,将真船的样式大幅度缩小,以50多个零件进行船体拼装……最后,“一帆风顺”的风帆挂起,一艘艘栩栩如生、工艺考究的船模就制造完毕。大家深深着迷于这门“活着的”非遗技艺,这不仅是一件手工作品,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“匠心对话”、一场对舟船文化的深度触摸。活动结束后,孩子们将亲手制作的、独一无二的船模带回家,保留这份非遗学习的独家记忆。

  “房产超市远不止是一个办理房产事务的场所,更应该是一个‘社区文化客厅’。”园区房产超市馆长沈国帅介绍,作为政府主导、服务民生的一站式房产服务平台,位于苏州国际博览中心G馆的园区房产超市致力于成为社区生活的“文化加油站”和“精神栖息地”。举办非遗系列传承体验活动,将“苏州水乡木船制作技艺”从博物馆请进“家门口”,是希望让更多孩子在动手实践中领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让亲子家庭在协作互动中增进情感交流,也让社区邻里在文化认同中增进守望相助的情谊。